摘要
为解决垃圾焚烧炉后拱区域积灰结渣的问题,以某300 t/d炉排式垃圾焚烧炉为研究对象,制定了3种方案对炉型结构进行优化。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炉内燃烧过程进行热态模拟,采用高温转子黏度计测量渣样的黏温特性,进而分析垃圾焚烧炉的积灰结渣特性。基于灰颗粒沉积模型对比不同方案下飞灰颗粒与壁面的撞击、黏附行为。结果表明:方案C是最优的炉型结构;相比方案A,方案C炉内流场均匀性大幅提升,后拱区域温度过高的现象消失;飞灰颗粒与后拱壁面的碰撞频率最低,较方案A下降了6.88%;方案C下飞灰颗粒的黏附概率最低,在1 425~1 433 K温度范围内粒子黏附在壁面上的概率约为13.5%,这部分飞灰颗粒占比仅0.08%。
-
单位浙江大学; 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