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完善高抗逆酿造品种‘北红’在贺兰山东麓产区的栽培技术,提高果实品质,本试验以5年生‘北红’为试材,在当年晚霜后的4月底修剪,结果母枝基部芽眼重新萌发。在葡萄转色前进行3种不同的负载量处理,并研究不同负载量对果实重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负载量增加,果实可溶性总糖、花色苷、单宁和总酚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增高,次生代谢关键酶PAL、C4H、4CL活性对负载量处理反应敏感,低负载量更利于糖分的积累和酸度的降低,也更有利于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负载量最低的处理T3(主干每米8个结果枝,均匀分布6穗果,产量约为230 kg/667m2)在采收时果实可溶性糖、总花色苷、总酚和单宁的含量最高,但其与负载量中等处理的T2(主干上每米均匀分布10穗果,产量约为380 kg/667m2)果实中的可溶性总糖、花色苷、单宁含量无显著差异。因此综合产量与品质考虑,晚修剪的5年生‘北红’合理负载量为T2水平,可以提高‘北红’的品质,有利于‘北红’树体积累营养,提高越冬能力。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