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盐浓度和外源物对人工合成小麦种子萌芽、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解析材料耐盐差异,为进一步选育耐盐品种或研究耐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试验以人工合成小麦S79和S80为材料,盐浓度设置了6个不同浓度,外源物设置了3种不同方式,研究材料在不同处理下的发芽、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盐浓度提高,人工合成小麦材料的发芽率呈先增后降趋势,盐浓度0.15%时达顶峰,随后呈下降趋势。S80在6个盐浓度下3种外源物处理下的发芽率均显著优于S79。S79和S80幼苗期的根长、单株根数、单株根鲜重、苗高、单株苗鲜重随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盐浓度增加到0.3%,人工合成小麦生长严重影响。S80在6个不同盐浓度下幼苗的生长均优于S79。与蒸馏水处理相比,添加外源物H2O2和GA3后人工合成小麦发芽率,幼苗根长、苗高、单株根重以及单株苗重均显著提高,GA3的效果优于H2O2;盐浓度处理下,人工合成小麦幼苗中脯氨酸、质膜相对透性、可溶性糖、MDA增加,ɑ-淀粉酶活性、可溶蛋白质、SOD、POD和CAT减少,S80生理生化指标含量均高于S79。【结论】S80在萌发期和幼苗期的耐盐性显著优于S79,可用于进一步分析其耐盐相关性状及QTL定位;GA3在缓解盐胁迫对人工合成小麦生长的影响强于H2O2,可作为缓解盐胁迫对小麦萌芽和幼苗生长毒害的物质之一。
-
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