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1B-511T/C多态性与不同临床病理学类型胃癌的关系

作者:陈斌; 曾志荣; 吴小琴; 张芳宾; 薛玲; 陈旻湖; 胡品津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9, 30(03): 331-335+347.
DOI:10.3321/j.issn:1672-3554.2009.03.020

摘要

【目的】研究中国人白细胞介素(IL)-1B-511T/C多态性与不同临床病理学特征胃癌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及其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PCR-RFLP)对563例胃癌及500例健康对照进行IL-1B-511位点基因分型,分析该多态性与不同临床病理学类型胃癌发病风险关系并对其预后进行生存分析。【结果】IL-1B-511T/C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相关,携带IL-1B-511T等位基因者发生胃癌的风险较CC基因型增加(OR=1.60,95%CI=1.19~2.16,P=0.0019),T等位基因显著增加老年病人(≧65岁)胃癌发病风险(OR=2.35,95%CI:1.29~4.28,P=0.006)。T等位基因与肠型胃癌(OR=1.63,95%CI=1.18~2.24,P=0.003)及低分化胃癌(OR=1.74,95%CI=1.24~2.43,P=0.001)相关。IL-1B-511不同基因型患者胃癌的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L-1B-511T等位基因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且与某些临床病理学特征有关,但并非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