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肝VX-2瘤磁共振扩散成像动态ADC值量化研究

作者:袁友红; 肖恩华; 王柯懿; 刘建滨; 贺忠; 金科; 马聪; 向军; 肖洁华; 陈卫坚; 彭子文
来源:中国医师杂志, 2012, (08): 1022-1026.

摘要

目的探讨兔肝VX-2瘤种植后磁共振扩散成像ADC值动态特征。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采用开腹下块种植方法建立肝内VX-2瘤模型47只(25只种植1个部位、15只种植2个部位)。对全部种植兔于种植后第7、14、21天行DWI并对部分肿瘤标本行病理检查。采用SPSS12.0对不同时间、不同部位、不同b值组之间ADC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种植后第7、14与21天扫描,b值为100 s/mm~2,47例瘤周正常肝ADC值、肿瘤周围、肿瘤中央ADC值均高于b值为300s/mm~2(F=17.964,P<0.01;F=13.986,P<0.01;F=128.681,P<0.01),不同b值时各部位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b值为100或300 s/mm~2时,种植后相同时间扫描正常肝实质ADC值高于肿瘤周围部分与肿瘤中央部分(F=176.586,P<0.01;F=55.089,P<0.01),不同部位相同b值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种植后第7、14与21天,肿瘤周围ADC值与肿瘤中央ADC值逐渐降低(b=100 s/mm~2,F=48.211,P<0.01;b=300 s/mm~2,F=20.955,P<0.01),不同时间各部位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种植后第7天与14天肿瘤未见明显坏死区,但是存在水肿等因素影响导致肿瘤ADC值下降部不明显。21 d时肿瘤内部出现明显坏死,成活肿瘤部分ADC值明显低于正常肝实质,肿瘤坏死部分ADC值高低不等,而囊变、液化部分ADC值可高于正常肝实质。结论 ADC值可以客观地反映肿瘤内部水分子的扩散情况与了解肿瘤的生长与坏死液化情况,在动态监视肿瘤的生长情况与评价肿瘤的恶性程度及疗效等方面有重要的潜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