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和显微镜对口腔修复医生体位的人体工程学影响

作者:刘晓强; 廖宇; 杨洋*; 周建锋; 谭建国*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52(05): 948-951.
DOI:10.19723/j.issn.1671-167X.2020.05.026

摘要

目的:研究放大镜和显微镜对口腔修复医生贴面牙体预备时体位的影响,从人体工程学角度对放大镜和显微镜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选择20名口腔修复医生进行前瞻性、单盲、自身对照试验。研究过程中不告知受试者研究的试验假设和真实目的,每人依次在常规视野下(空白对照组)、2. 5倍头戴式放大镜下(放大镜组)和8倍医用显微镜下(显微镜组)在仿头模内完成右上中切牙开窗型贴面牙体预备,试验过程中拍摄医生的侧面和正面体位照片。贴面牙体预备完成后,由医生本人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自身体位进行主观评分,由两名专家利用侧面和正面体位照片按照"改良口腔医生体位评分表"对医生的体位进行专家评分。结果:空白对照组、放大镜组和显微镜组的主观评分分别为4. 55±1. 96、7. 90±1. 12、9. 00±0. 92,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专家评分分别为16. 38±1. 52、15. 15±1. 30、13. 60±0. 88,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的专家评分在躯干前后向位置(1. 33±0. 41、1. 03±0. 11、1. 00±0. 00)、头颈前后向位置(2. 75±0. 38、2. 13±0. 36、1. 23±0. 38)、肘关节位置(1. 38±0. 43、1. 40±0. 45、1. 13±0. 22)和肩部高度(1. 43±0. 41、1. 23±0. 34、1. 13±0. 28)这4项评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在头颈前后向位置和肘关节位置方面,放大镜组与显微镜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放大镜和显微镜均能改善口腔修复医生牙体预备时的体位,其中显微镜的效果更好,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二者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