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西方技术史和媒介史研究焦点的机械打字机深度参与了20世纪之交西方女性的社会角色变迁,引发西文职业书写技艺的“去性别化”与“再性别化”过程,也造就了“女打字员”的经典形象。但是,当前对于女打字员的流行叙事主要基于“标准”的西文打字机,尚未考虑到技术语言与之迥异的中文打字机。本文借助文化技艺的理论视角,以媒介考古的分析方式追溯了民国时期中文打字机这一新生媒介与文书从业者之间的互动过程,细致比较了机械书写技艺在早期中西方职业书写领域的“去性别化”和“再性别化”过程,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种种差异与围绕中文打字机所形成的操作技艺和操作链息息相关。本文展现了作为一种“不显眼的知识技术”的打字机是如何参与性别角色变迁的,在通行的西方女打字员叙事模式之外提供了另一种媒介史版本,并重估了中国女性在媒介技术现代化进程中的贡献,揭示了中国在以西方为标准的现代技术世界中于性别和民族双重层面的挣扎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