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讨蓝绿基础设施碳汇服务功能有益于指引城市碳中和目标建设,以广西北部湾海岸带城市为例,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连通性分析法以及电路理论,构建蓝绿基础设施(Blue-Green Infrastructure,BGI)碳汇网络,讨论对应的固碳增汇对策。结果表明:2020年研究区蓝绿空间碳汇总量为7.36×105 tC·a-1,其中绿色空间为5.89×105 tC·a-1,蓝色空间为1.47×105 tC·a-1,单位面积碳汇量“蓝”高于“绿”;共提取63个碳汇源地斑块,20个核心源地斑块,绿色空间核心源地总面积为6 814.31 km2,蓝色空间为899.05 km2,核心源地主要分布在东西两侧及南部沿海地带;共提取出24条生态廊道,绿廊共长122.21 km,蓝廊为52.75 km,呈环状分布,中南部地区分布较密,连通性强。本研究结果为双碳背景下海岸带城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思路。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