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儒家中庸思想是《文心雕龙》折衷文学观念的理论根基。在文学批评中,刘勰将“惟务折衷”的观念推及《文心雕龙》的批评实践之中,确立“折衷”的批评标准,创设“折衷性”批评范畴,践行“平理若衡”的批评立场。在文本形态上,刘勰采用形象化描述与思辨性论述两种语言模式,由理论内核到外部形式,全面实现了从哲学中庸到文学折衷的观念塑成。

  • 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