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机械性肠梗阻患者血浆内毒素(ET)移位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76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病情分为不完全型肠梗阻组(34例)、单纯性完全型肠梗阻组(25例)、完全型肠梗阻伴绞窄组(17例),并以同期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作为对照组(25例).检查不同时相点患者的WBC、ET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0.5 h WBC和ET分别为(6.8±1.8) ×109/L和(10.8±1.8)ng/L.单纯性完全型肠梗阻组患者入院8 h WBC为(10.6±2.3)×109/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6,P<0.05).单纯性完全型肠梗阻组患者入院0.5、4、8hET分别为(16.9±1.6)、(19.1±1.7)、(23.6±2.3)n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6,2.314,2.625,P<0.05).完全型肠梗阻伴绞窄组患者入院0.5 h WBC及ET分别为(16.8±2.7)和(38.8±2.7)×109/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6,4.556,P<0.05).34例不完全型肠梗阻患者和42例完全型肠梗阻患者中分别有2例(6%)和41例(98%)ET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0.684,P<0.05).单纯性完全型肠梗阻患者在入院8h内ET高于对照组者24例(96%),WBC高于对照组者3例(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2.206,P<0.05).结论 完全型肠梗阻存在ET移位,机械性肠梗阻患者ET升高较WBC升高的时机早,ET升高可作为积极手术治疗的指征.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