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交界部腺癌肿瘤源性坏死的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徐瑞华; 宋昕; 赵学科; 郭贵周; 魏梦霞; 李贝; 范宗民; 孙琳; 李爱丽; 王献增; 鲍启德; 高社干; 周福有; 王立东
来源:食管疾病, 2022, 4(01): 20-24.
DOI:10.15926/j.cnki.issn2096-7381.2022.01.006

摘要

目的 分析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肿瘤源性坏死的临床病理特征,为AEG肿瘤源性坏死的分子机制及靶向治疗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样本来源于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食管癌和食管胃交界腺癌大数据库,共纳入1 406例发生肿瘤源性坏死的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主要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病理及临床诊疗信息。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绘制生存曲线,α=0.05。结果 1 406例发生肿瘤源性坏死的AEG患者,年龄(61.9±8.9)岁,男女比4.2∶1;AEG组织病理亚型中,低分化腺癌发生肿瘤源性坏死占比最大(54.3%);浸润深度中T3、T4居多(分别是69.0%、21.8%);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是未发生转移的2.4倍;病理分期中以Ⅲ期为主(68.4%);发生肿瘤源性坏死的AEG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是2.5 a(95%CI:2.3~2.6);5 a生存率是25.0%。结论 AEG肿瘤源性坏死的发生以男性为主,多为晚期,预后差;肿瘤源性坏死很可能是AEG预后的危险因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