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中国胃外科医生群体[中国腹腔镜胃肠外科研究组(CLASS)-10研究]关于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临床诊治观念。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 在CLASS-10研究组微信群(包括国内32家中心的研究者和研究助理构成, 参与人员均为胃外科医生)发放调查问卷, 调查分别在研究启动前(2020年)和研究中期(2022年)进行。调查内容主要针对AEG的外科诊治观念进行编制, 主要包括诊断、外科治疗及围手术期管理3个方面。在第2次调查时, 在首次问卷基础上, 增加了对受访者职称、医院类型和AEG定义的调查内容;在外科治疗部分, 针对CLASS-10研究涉及的下纵隔淋巴结清扫的观点进行了补充调查。记录受调查者对AEG的临床诊治观念, 并对两次调查中诊治观念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两次调查分别回收问卷32份和34份。关于AEG的定义, 中国专家共识的接受度最高(18/34, 52.9%), 即肿瘤中心处于食管胃交界(EGJ)上下5 cm区间以内的腺癌并跨越或接触食管胃结合部。关于术前对EGJ的判断依据, 选择齿状线的比例由68.8%(22/32)升至88.2%(30/3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3)。对于AEG长径及中心点的判断, 采用胃镜的比例由53.1%(17/32)升至73.5%(25/3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对于术后标本EGJ的判断, 选择齿状线的比例由59.4%(19/32)升至85.3%(29/3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2022年时, 对于下纵隔淋巴结清扫, 82.4%(28/34)的受访者表示熟练掌握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技术。对于AEG手术安全近端切缘距离, 选择"≥1 cm, <2 cm"的比例由6.3%(2/32)升至26.5%(9/34),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8)。对于未侵犯浆膜层的AEG确定近端切缘的方式, 选择"术中触诊"的比例由3.1%(1/32)升至23.5%(8/34), 选择"术中胃镜"的比例由62.5%(20/32)降至35.3%(12/3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在CLASS10研究组中, AEG中国专家共识定义的接受度较高。对于AEG的诊断, 选择胃镜检查及齿状线的辨认的比例有增高趋势。对于AEG的外科治疗, 安全近端切缘距离有减少趋势。
-
单位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