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索四维动脉自旋标记(4D-ASL)在缺血性脑卒中(CIS)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1月期间就诊于陈家桥医院的48例发病7天内的CIS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行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4D-ASL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记录梗死核心区、健侧镜像区的脑血流量(CBF),分析治疗前后的CBF值的关系。依据3D-ASL图像梗死区周围的点状或带状高信号来判断侧支循环,分析有、无侧支循环的相对CBF(rCBF)与FIM的相关性。4D-ASL MRA观察脑血管形态。结果显示,治疗前、后梗死核心区的CBF值低于健侧镜像区的CBF值,且治疗前CBF值低于治疗后CBF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的rCBF、FIM评分低于治疗后的rCBF、FIM评分,治疗前后的rCBF与FIM评分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梗死核心区周围,有侧支循环的rCBF高于无侧支循环的rC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D-ASL MRA显示侧支血管12例,与3D-ASL的符合率为75%。4D-ASL技术可有效评估CBF和侧支循环情况,动态显示脑血管形态,达到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效果,4D-ASL在CIS疗效评价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