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及气道炎症表型的关系

作者:郑洁; 张欣; 郑静; 王刚
来源: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5, 14(06): 546-552.
DOI:10.7507/1671-6205.2015134

摘要

目的探讨肥胖与哮喘控制及气道炎症表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前瞻性收集101例哮喘患者临床信息,采用哮喘控制测试(ACT)和GINA哮喘控制标准进行哮喘控制水平评估。测量所有患者身高和体重,并计算体质指数(BMI)。行肺功能检测和痰诱导,对诱导痰和外周血进行细胞分类计数。结果符合研究标准的90例哮喘患者分为正常体重组(n=54)、超重组(n=21)和肥胖组(n=15)。三组间年龄和哮喘发生年龄存在差异(P=0.021和P=0.004)。哮喘控制水平比较,三组间存在明显差异[ACT评分分别为(20.6±2.9)分、(18.6±4.8)分、(18.3±2.9)分,P=0.019;GINA:P=0.014)。相关分析显示,BMI与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呈正相关(r=0.29,P=0.039)。BMI可明显恶化哮喘控制水平[ACT:OR=1.84,95%CI(1.04,3.23),P=0.035;GINA:OR=2.27,95%CI(1.27,4.07),P=0.006],与BMI等级间存在量效关系。经年龄、性别、病程、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吸烟指数、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的校正,肥胖对ACT和GINA控制水平的影响仍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5;P=0.008)。结论在中国人群,肥胖型哮喘呈现以中性粒细胞炎症为主的表型特征,肥胖明显影响哮喘控制水平,且此种效应与BMI存在量效关系。

  • 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