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华西抗日的大后方,尽管环境艰苦、经费拮据,但在孙学悟的带领和范旭东的支持下,“黄海社”的科研人员奉献出一个又一个的科研成果。比起西迁前的初创时期,其研究成果从数量上、从贴近于国计民生上更胜一筹。这些成果泽慧于民,有力地支援了抗战前线。抗战胜利后,政局动荡、物价飞涨、人心浮动,“黄海社”为筹措资金、选新社址、购置青岛化成工厂等事宜,苦苦拼争,支撑局面,依然坚持派出几批出国深造的留学人员,为我国化学工业以至后来的新中国建设培养了难得的科技人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