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本本身在读者接受过程中也会造成损毁、遮蔽、失真、误解、拔高等不可预测的遭遇。反思性阐释的职责是如何去蔽。那些不被理解的部分,通过去蔽、重构、修复、调整,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逐一显现出来。反思性阐释除了反思文本传播和接受过程中的外部环境的干扰,同时还要反思接受主体在理解时来自权威的引诱干扰和轻率的自我。阐释者需要做到审美超越,在拥有知识的前提下再进行鉴赏能力的培养,摆脱权威,重视自我内心直接性和本能性的东西,同时还要将理性精神凌驾于直接性和本能性之上,撇开自己的本真看到某种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