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6V1C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吴文玲; 颜诗白; 邓甘露*; 胡晓桦*
来源: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1, 38(05): 1003-1008.
DOI:10.16190/j.cnki.45-1211/r.2021.05.029

摘要

目的:筛选结肠癌(CC)中差异性表达的自噬相关基因(ATGs),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从HADb和MSigDB数据库收集ATGs,并联合TCGA数据库(结肠癌患者)的mRNA数据及临床信息,采用R软件筛选出差异表达的ATGs,并对其进行GO功能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相关的ATGs,构建患者预后指数评分模型(PIS)鉴定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基因。绘制生存曲线(KM)验证关键基因对结肠癌患者预后的作用,验证关键基因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并通过qRT-PCR证实关键基因在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差异。结果:从获得的601个ATGs中筛选出85个差异性表达的ATGs(DEARGs),提示与自噬密切相关(FDR<0.05,|log2FC|>1)。Cox回归模型筛选出4个与患者预后相关的ATGs(ATP6V1B1、UCHL1、ATP6V1C2、TUBA4B)。PIS预后模型鉴定ATP6V1C2为关键基因(P=0.02)。KM生存曲线揭示ATP6V1C2高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成正比(P=0.0027)。TCGA结肠癌患者临床分期越晚、淋巴结转移程度越高、有远处转移发生,ATP6V1C2的表达水平越高(P<0.05)。ATP6V1C2在结肠癌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癌旁组织(P<0.01)。结论:ATP6V1C2或可成为结肠癌患者预后的有效监测指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