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来源有机废弃物堆肥磷素转化特征,分别将鸡粪(CM)、鸭粪(DM)、羊粪(SM)、餐厨废弃物(FW)、尾菜废弃物(VW)与锯末混合后,进行30 d的模拟堆肥试验,结果表明:1)经过30 d堆肥,5个处理的GI分别为95.22%、87.29%、106.87%、103.95%、85.66%,均> 80%,均达到NY/T 525—2021《有机肥料》中堆肥产品腐熟标准;2)经过堆肥处理,有利于FW和VW速效磷比例的上升,H2O-Pi分别由5.55%、6.90%上升至7.62%、9.28%,NaHCO3-Pi分别由4.49%、6.17%上升至7.12%、11.14%,CM、DM、SM的速效磷变化不显著(P>0.05);3)堆肥温度不会影响磷素的转化(P>0.05),P组分并不会影响种子发芽指数(P>0.05);酸性条件下(低pH)有利于NaOH-P(i,o)、HCl-Po的溶解。研究表明不同来源有机废弃物P素含量及堆肥过程速效磷活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生活源有机废弃物(FW、VW)与农业源有机废弃物(CM、DM、SM)堆肥存在明显区别,研究结果为后续不同来源有机废弃物堆肥磷素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苏州市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