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社会教育"引入我国以来,其目的经历了四个时期的变化:民国时期作新民、改造社会与救亡图存三位一体;建国初期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改革开放时期培育服务经济发展的终身学习者;新时代培养信息社会友好生活的数字公民。历史回顾下,社会教育目的的发展遵循一定的演进逻辑,主要表现为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过渡;从"现实依赖"向"未来开放"转向;从"教育阐释"向"社会形塑"演变。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教育目的应努力把握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创新私人定制,拓展"学会学习"的内涵;转换教育观念,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凸显教育特色,彰显"自成"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