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大腿痛的发生原因, 以期降低患者术后大腿痛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23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103例, 女133例;年龄为42~86岁, 平均50.3岁。骨折AO分型:31-A1.2型13例, 31-A1.3型32例;31-A2.1型35例, 31-A2.2型27例, 31-A2.3型33例;31-A3.1型38例, 31-A3.2型39例, 31-A3.3型19例。所有患者均为单一、新鲜的闭合性骨折, 均采用PFNAⅡ固定治疗。结果 236例患者术后获8~26个月(平均13.2个月)随访。1例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 二期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其余235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 愈合时间为22~39周(平均29.3周)。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1~93分, 平均85.1分。19例(8.05%)患者术后出现患侧大腿痛。疼痛原因:股骨近端解剖形态差异6例, 髓内钉远端设计缺陷4例, 内固定稳定性不足及生物力学分布不均3例, 手术医生操作不熟练2例, 患者严重骨质疏松4例。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 PFNA Ⅱ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出现大腿痛的现象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应针对中国人股骨近端的骨骼特点在主钉前弓、主钉远端结构、外偏角等方面的设计做进一步的精细改进。
-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