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出口处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林建雄; 梁碧宁; 鲁树超; 吕珊; 于晓丽; 毛海萍; 余学清; 阳晓*
来源: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0, 36(06): 417-423.
DOI:10.3760/cma.j.cn441217-20200228-00079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腹透)患者导管出口处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中心置管的年龄≥60岁的腹透患者,前瞻随访1年或期间退出腹透。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出口处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收集患者人口学、实验室指标及出口处护理等资料。结果本研究纳入247例患者,年龄(68.6±6.2)岁,男性占53.4%,糖尿病肾病者占48.2%,中位随访时间为12.0个月。32例(13.0%)患者发生34次出口处感染,感染率为82.5患者月/次(0.15次/患者年)。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最主要致病菌(35.3%)。培养阴性率为8.8%。导管出口处评估结果显示,不依从护理流程者23.5%,腹透管固定不良者62.3%,管道牵扯史者9.7%,出口处有机械性压迫者5.3%,护理频率不当者29.6%,用莫匹罗星者13.8%,患者本人护理出口处者26.7%,更换出口处护理者16.6%。两组患者的人口学(年龄、性别、基础肾脏病等)及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白蛋白、血钾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不依从出口处护理流程(HR=2.352,95%CI 1.008~5.488,P=0.048)、腹透管固定不良(HR=3.074,95%CI 1.046~9.035,P=0.041)及出口处护理者不固定(HR=2.423,95%CI 1.004~5.845,P=0.049)是出口处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腹透患者的出口处感染率为0.15次/患者年。教育患者依从出口处护理流程、做好腹透管固定及由固定的经培训的护理者护理出口处可能会降低老年腹透患者导管出口处感染。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