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吉林四方甸子钼矿床是一新发现的石英脉型钼矿床,矿床产于二长花岗岩中。矿床成矿包括无矿石英脉阶段、石英-辉钼矿-黄铁矿阶段和石英-碳酸盐化阶段。通过对矿区内花岗质岩石进行LA-ICPMS同位素测年,获得花岗闪长岩成岩年龄为(170.0±1.0)Ma,二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79.0±1.0)Ma。对含矿石英脉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分析,获得辉钼矿模式年龄值为(175.0±2.6)176.5±2.6Ma,加权平均值为(176.1±1.1)Ma,等时线年龄为(176.6±4.2)Ma,表明四方甸子钼矿床形成于早侏罗世晚期。岩体w(SiO2)为66.17%76.60%,w(Na2O)和w(K2O)分别为3.15%5.40%和2.42%5.42%,里特曼指数σ为2.172.93。稀土元素分布形式呈右倾型,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微量元素总体显示相对富集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HFSE)。综合分析表明,岩石为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为燕山早期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作用的大陆边缘环境。
-
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吉林大学; 国土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