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10月本院收治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患者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进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收集患者年龄、病理分级、病理分期、是否绝经、术前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复发高危因素、术后心理干预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记录生存情况。结果 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3个月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术前,FACT-G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年生存率在不同年龄、病理分级、病理分期、术前CA125水平、复发高危因素、术后心理干预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年龄≥60岁、病理分级G3、病理分期Ⅰb、术前CA125≥35μg/ml、有复发高危因素、术后未进行心理干预的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降低。不同绝经情况的患者3年生存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病理分级、病理分期、复发高危因素、术后心理干预是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能够有效改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不良情绪,应对高龄、病理分级和分期高、存在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提高预后水平。

  • 单位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