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打我记事起,父亲就一直和四川老家的亲人书信往来,一枚小小的邮票,连接着亲情的两端。那些年,与外界联系最多的方式就是写信,一枚邮票8分钱,经济实惠,而发电报比较贵,按字数收费。家里收到的第一封电报是姑父去世的消息,此后再听到"电报"这两个字,心里就有种莫名的紧张和不安。1982年,同学黄淑清回了山东农村,来信说她每天上山捡柴火,连写信的钱都没有。读了信我心里很难过,随信寄去10枚邮票。但后来我们还是断了联系,听说她在老家结婚了。1983年,我工作的医院护士站有部电话。一次,同事的哥哥住院,她母亲来接电话时竟然把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