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5年以来,中央政府出台围绕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的一系列政策。文章着力从经济增长视角阐释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的政策实践。理论机制发现,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直接扩大地方政府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公共支出,降低企业税负和增加企业投资,发挥公共支出的外部性,实现经济发展。基于丰富的各个政府层级的面板数据和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的政策实验,经验证据发现,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提高1%,将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营业税收入占比,提高基础建设投资,进一步使得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提高0.21%。上述结论有利于阐释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经济效应机制,厘清转移支付政策与政府收支间的作用机制,服务于我国现代财税制度的建设和新时期向高质量增长转型发展。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