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交不亲和是植物避免近亲繁殖保持优良种性的重要途径,梅是典型的配子体(GSI)自交不亲和植物。本研究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allele-specific PCR)和序列测定等技术,分别以梅S-RNase基因与SFB基因核苷酸序列保守区设计引物Pru-C2和PCE-R、SFB-C1F和Pm-Vb,然后以11个品种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AS-PCR扩增和PCR产物测序。经过序列对比分析明确了11个梅品种的S-RNase基因型与SFB基因型,分别为软条红梅(S14S13)(F-box2/SFB14)、小叶猪肝(S3S33)(SFB51/SFB53)、中红(S3S24)(SFB2/SFB24)、青佳915(S3S15)(SFB2/SFB43)、美林红(S1S37)(SFB1/SFB24)、赤凤红梅(S14S38)(SFB12/SFB49)、大龙梅(S20S30)(SFB7/SFB41)、红光梅(S3S33)(SFB24/SFB55)、南农丰羽(S3S5)(SFB31/SFB43)、南农丰娇(S3S6)(SFB2/SFB47)、南农龙霞(S15S37)(SFB41/SFB43)。对获得的S-RNase基因与SFB基因序列进一步分析发现,除了已知的S-RNase基因与SFB基因外,还鉴定到S37-RNase、S38-RNase 2个未登录的新S-RNase基因与SFB47、SFB49、SFB51、SFB53、SFB555个未登录的新SFB基因,并将其序列登录在Gen Bank数据库,其登录号分别为MT950061、MT950062,以及MW186463、MW186465、MW186467、MW186469、MW186471。研究结果为梅生产栽培、授粉树的配置和提高育种效率提供了依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