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前人资料二次开发利用,对赫尔洪德凹陷东南部伊敏组上段岩性-岩相特征及其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该区缓倾斜坡带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主砂体总厚10~80 m,单层砂厚3~12 m;岩性主要为灰色含砾中-粗砂岩、砂砾岩,其次为细砂岩,泥质胶结、疏松,孔渗性良好;碎屑成分以中酸性火山岩和石英为主,次为长石,内部铀源较好;砂体还原能力一般,肉眼可见还原介质主要为半炭化植物茎干,少量为炭屑和黄铁矿。铀矿化主要赋存于现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受沉积微相和古潜水-层间氧化作用控制明显。总体上,研究区伊敏组上段岩性-岩相条件较良好,是寻找古潜水-层间氧化带型铀矿的有利远景区。

  • 单位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