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教精神自传在继承奥古斯丁《忏悔录》的内省模式的同时,也吸纳了英国17世纪的经验主义成分。清教经验包括身体经验(恩典的外在标志)和精神经验(恩典的内在标志)。在精神自传《罪魁蒙恩记》中,班扬试图通过将《圣经》和信仰置于个人经验之下的方式来彰显个人的主体性。但是,这种尝试在以《圣经》为中心的清教观念中是无法接受的。因此,班扬惶惶不可终日,只好重新屈从于《圣经》的权威,没能形成现代个人主义所必需的自主性。基于个人经验和《圣经》,班扬批评了浮嚣派的反律法倾向,同时又批评了贵格派将个人经验置于《圣经》之上的教义。相较之下,班扬对《圣经》表现出的是一种叛逆式的顺从,他的个人主义也只是《圣经》束缚意义上的个人主义。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