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提高辣木的生物量,以辣木“PM2”品种为试材,设置种植密度和截干高度2个影响因素。其中种植密度设1.0 m×1.0 m、1.0 m×1.5 m、1.5 m×1.5 m共3个水平,截干高度设不截干(对照)、0.5 m处截干、1.0 m处截干、1.5 m处截干共4个水平。共设19种处理,其中单因素处理7种,双因素叠加处理12种。定植5年后测量辣木的树高、胸径、冠幅、全株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等指标,分析种植密度和截干高度对辣木生物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3种种植密度和4种截干高度的单因素试验中,种植密度对辣木的树高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1.0 m×1.0 m处理的树高最大;种植密度对胸径和冠幅没有显著影响。截干高度对辣木树高和冠幅无显著影响,但对胸径有显著影响,截干高度为0.5 m处理的胸径均值显著(P<0.05)低于不截干、截干高度为1.0 m、截干高度为1.5 m等3种处理的。种植密度和截干高度的双因素试验中,交互作用对辣木的全株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种植密度为1.0 m×1.5 m、截干高度为1.5 m处理的总生物量最大。全株生物量与截干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08;与种植密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62。
-
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