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塔西南山前地区西天山冲断带乌恰构造带恰探1井在石炭系—二叠系碳酸盐岩获得重大突破,标志着塔西南山前地区发现一个重要的勘探接替层系。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根据野外露头、钻井、地震等研究,以及恰探1井、昆探1井等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塔西南山前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的成藏条件进行再认识。研究认为,塔西南山前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发育宽缓的“马蹄形”台缘带,形成了呈带分布的高能滩有利沉积相带,区内二叠系棋盘组发育海湾潟湖相烃源岩,厚度最大达到500m,有机质类型为Ⅰ—Ⅱ型,有机质丰度高;受沉积相带和岩溶作用双重控制,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形成裂缝—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与上覆二叠系棋盘组厚层泥岩构成有利生储盖组合,进而建立了“下生上储、断裂输导、近源成藏”的油气成藏新模式。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石炭系—二叠系断背斜圈闭成排成带分布,具有近源成藏优势,评价优选出了叶探1井、阿北1JS井等多个有利勘探目标方向,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可成为规模天然气勘探发现的重要接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