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省致病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

作者:金东; 崔志刚; 肖玉春; 王鑫; 顾锋; 夏胜利; 胡万富; 杨晋川; 汪华; 顾玲; 徐建国; 阚飙; 景怀琦
来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 (08): 677-680.

摘要

目的对中国致病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离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方法参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ulseNet实验方法对中国6省165株致病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使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并按照PulseNet命名原则对带型进行命名。结果将114株O:3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成25个带型;K6GN11C30012(50株)、K6GN11C30015 (19株)及K6GN11C30016(10株)是其主要带型,三个主要带型之间聚类相似性很高。将51株O:9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为14个带型;其中K6GN11C90004(22株)与K6GN11C90010(13株)是其主要带型,K6GN11C90004与K6GN11C90010带型之间有一定的差异。O:3与O:9血清型的主要带型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结论O:3血清型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可能起源于一个克隆系,且在不同地区和年代变异很小;O:9血清型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可能起源于两个不同的克隆系,且各自有一定的变异。O:3与O:9血清型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亲缘关系较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