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BRICS)报告

作者:陈云波; 嵇金如; 应超群; 刘志盈; 杨青; 孔海深; 戴媛媛; 王际亮; 茆海丰; 丁卉; 刘永云; 周义正; 卢鸿; 尹佑东; 金炎; 徐红云; 张利侠; 王璐; 董海新; 杨正海; 陈凤訇; 黄东红; 廖国林; 田鹏鹏; 刘丹; 耿燕; 满思金; 张保华; 黄颖; 郭良; 曹俊敏; 顾蓓青; 李艳红; 胡红霞; 栾亮; 虎淑妍; 郑琳; 李爱云; 徐荣; 梁坤鹏; 李卓; 刘东华; 全博; 刘强; 沈继录; 廖一群; 陈海; 柏青青; 夏修三; 王世富; 梁金花; 张立平; 董银樵; 戚晓燕; 王建中; 胡雪飞; 颜小平; 乔登嫣; 孟灵; 肖永红
来源: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21, 14(06): 413-426.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1.06.002

摘要

目的监测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 为耐药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BRICS)成员单位2020年1至12月所有按方案分离自血培养的病原菌, 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54家成员单位10 043株病原菌, 其中革兰阳性菌为2 664株(26.5%), 革兰阴性菌7 379株(73.5%)。前10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3 878株(38.6%)、肺炎克雷伯菌1 846株(18.4%)、金黄色葡萄球菌990株(9.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51株(7.5%)、铜绿假单胞菌393株(3.9%)、屎肠球菌327株(3.3%)、阴沟肠杆菌281株(2.8%)、粪肠球菌262株(2.6%)、鲍曼不动杆菌241株(2.4%)和其他克雷伯菌属177株(1.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27.6%和74.4%, 未检测到对糖肽类和达托霉素耐药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福平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率均在95%以上。未检测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分别为48.4%、23.6%和36.1%;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2.3%和16.1%;9.6%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60.0%, 对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耐药率低;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23.2%。结论我国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且呈缓慢上升趋势;大肠埃希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 ESBLs+大肠埃希菌逐年下降, 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仍呈高水平流行状态, 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处于较低水平流行;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所占比例呈增加态势。MRSA的流行率进一步下降,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仍然处于低水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