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增强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含有大量意识形态、价值观、法律常识等比较枯燥、抽象的内容。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其抽象思维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解和接受这些内容存在一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格外注意教学的“生活化”,即教师要善于从现实生活出发,尽量找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契合的角度,帮助学生从个性化的角度来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使互动更加自如、语境更加开阔、情感更加亲近、思考更加深入,从而促进其自主探究、自主建构,有效形成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