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提取物的分离及其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理作用

作者:刘剑刚; 张大武; 刘雨杨; 丰加涛; 李婕; 史大卓*; 梁鑫淼
来源: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9, 36(19): 2369-2375.
DOI:10.13748/j.cnki.issn1007-7693.2019.19.001

摘要

目的评价采用大孔树脂方法分离的10种川芎组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后血栓形成、血小板功能和血管内皮因子的药理作用。方法川芎饮片采用水提取后醇沉方法,分别采用大孔树脂分离和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得到10种不同的川芎组分。清洁级Wistar大鼠,♀♂各半,采用(按0.009 mL·g-1体质量腹腔注射4%水合氯醛麻醉)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I/R模型。于结扎成功后(心电图显示)10 min时大鼠股静脉分别注射实验用药,川芎组分给药剂量为20mg·kg-1;阳性对照组给予川芎嗪(盐酸四甲基吡嗪二水化合物),给药剂量为20 mg·kg-1;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组10只。于缺血40 min再灌注120 min时取血,测定体外血栓形成的长度、湿重和干重,全血分离后放射免疫测定血浆内皮素-1含量,硝酸盐还原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比浊法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血栓长度、湿重和干重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川芎组分②、③、⑤号组对血栓长度、湿重和干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血管内皮因子和血小板聚集的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内皮素-1水平明显上升(P<0.01),NO水平有降低趋势;与模型组比较,川芎组分⑤、⑥、⑧和⑩号组对大鼠血浆内皮素-1水平具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或P<0.01),对大鼠NO水平具有显著升高作用(P<0.05或P<0.01);川芎组分①至⑩号组均有显著降低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的作用(P<0.01)。结论通过HPLC和高速逆流色谱仪建立的川芎全组分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对应性,分离的川芎提取物的药理作用具有差异性且作用靶点不同,具有开发新产品的药效特征和研究的示范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