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2009-2013年蚊虫种类构成及密度动态研究

作者:刘小波; 次仁顿珠; 郭玉红; 彭措次仁; 白莉; 桑少伟; 白玛次旺; 谷少华; 达珍; 陈斌; 周琳; 万方君; 胡亚萍; 徐俊芳; 王君; 达瓦; 李贵昌; 西绕若登; 刘起勇
来源: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4, 25(03): 200-204.

摘要

目的掌握拉萨市蚊虫种类构成及密度动态,为该市媒介蚊虫及蚊媒传染病监测及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拉萨市城区不同方位选取调查点,以诱蚊灯法、人帐诱法及人工小时法捕获蚊类,用形态学和多重PCR方法进行蚊种鉴定。结果拉萨市蚊类包括尖音库蚊复合组蚊虫亚种和骚扰阿蚊,优势蚊种为尖音库蚊复合组蚊虫亚种。2009、2012年人帐诱法总蚊密度分别为19.57和3.06只(/帐·h),不同年份不同调查点蚊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0.934,P>0.05)。2009、2012年人工小时法总蚊密度分别为62.10和7.90只/人工小时,不同年份不同调查点蚊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0.874,P>0.05)。2012、2013年诱蚊灯法总蚊密度分别为1.47和0.20只(/灯·h)。不同年份不同调查点居民区蚊密度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F1,3=1.503,P>0.05)。2012年诱蚊灯法捕获的105只蚊虫中,经多重PCR鉴定,36只属尖音库蚊复合组蚊虫亚种纯合子(34.29%),69份出现杂交(65.71%)。结论拉萨市存在较稳定尖音库蚊复合组蚊虫,蚊密度相对较低,提示该地区存在蚊虫及蚊媒传染病风险,应对该地区蚊虫及蚊媒传染病开展监测与风险评估,为蚊虫及蚊媒传染病控制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