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对话缘起于2019年11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的一场学术会议,会谈间隙,访谈者谢辉与裘小龙先生讨论过《江雪》中的声音融合问题。对话围绕文学翻译、双语写作及语言感性融合等展开,致力于寻求语言感性融合的具体路径,是从语言、文化、审美和具身四个方面进行实例论述。值得注意的是,裘小龙先生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进行了两度创作。先是对等原则下的英译,翻译完成后,情感不能自已,遂继续用英文进行改写,而改写整体上基于原诗内容和风格,但结构与内容出现的顺序并不完全一致,个别地方还加入了少量自身的感受和情境。就此,对话二人都认同诗歌双语改写过程中存在的具身融合现象,但是如此改写是属于翻译还是创作,二人却有不同看法。从内容看,访谈者认为属于现象学翻译范畴,裘小龙先生则持保留态度,倾向于认为属于创作。本对话结束后不久,裘小龙先生在《文艺报》专门著文,进一步澄清和阐释了他的译写观点。录对话于此,亦为“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