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乌梅“敛肺涩肠”功效的作用机制

作者:李逸飞; 周镯; 曹园*; 陈玉根; 祁乃喜*
来源: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2, 30(04): 294-299.
DOI:10.13664/j.cnki.pcr.2022.04.009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乌梅“敛肺涩肠”功效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托TCMSP数据库,结合文献查阅,收集乌梅相关成分,利用SIB和TCMSP平台预测成分靶点。联合GeneCards、CTD、TTD和Drugbank数据库检索“腹泻”和“哮喘”的靶点。将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作交集得到乌梅“敛肺涩肠”的潜在靶点。利用Cytoscape 3.7.0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结果:从乌梅中筛选出29个化合物,苦杏仁苷和槲皮苷可能是“敛肺涩肠”的关键成分;23个乌梅“敛肺涩肠”的潜在靶点50%以上在肺和结肠中显著表达;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得到142个GO条目和43条KEGG通路。结论:本研究揭示了乌梅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发挥“敛肺涩肠”功效的内涵,为乌梅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