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现代风格中国钢琴曲演奏的风格把握,显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需从审美体验上升到理性感知,但又不能离开审美体验、最终还需要直觉把握的复杂过程。演奏是"二度创作",建立在"一度创作"基础上。因此,一个演奏者必须对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即分析乐谱中的每一个细节,把握作品的外在形态特征和内在结构逻辑。尤其是演奏新作品时,这项工作就更为重要。当然,这种分析和研究主要是从演奏的技术技巧出发的,其目的主要在于决定演奏中的技术技巧运用和艺术表现上的处理。但对于音乐风格(如技法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时代风格等)的把握则常常只是一种审美体验。尤其是关于民族风格、地域风格的把握,未能成为一种基于分析和研究的理性感知,而更多来自演奏者的审美体验、审美理解,甚至是一种文化想象。比如,在演奏中国钢琴曲时,中国风格如何把握?就运用传统技法("共性写作原则")创作的中国钢琴曲而言,这个问题还相对容易。但对于现代作曲技法创作的作品来说,其难度相对较大,更需要演奏者的理性感知,而不能只依赖审美体验或审美理解。本文以赵曦的钢琴协奏曲《南国》及小型钢琴曲《热带鱼》为例,对此问题加以探讨。
-
单位武汉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