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刺探电位图谱(Electronic penetration graph, EPG)技术研究了石蒜绵粉蚧(Phenacoccus solani)在胧月(Graptopetalum paraguayense)和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上的取食行为。结果表明,石蒜绵粉蚧在这2种植物上取食时,可产生A波、B波、C波、pd波、E波、E1e波以及G波等基本波型,其中,E1e波为主要的持续性取食波形;取食番茄时,E波偶发且该波内未出现典型的被动取食波(E2波)。石蒜绵粉蚧在2种植物上的取食行为差异显著,相较于后者,石蒜绵粉蚧在胧月上取食时,位点转换频率更低、穿透叶表速度更快、获取叶肉营养更多、持续性取食时间更长,且期间未出现E波而长时间发生E1e波,E1e波内出现典型的E1波和E2波(但电动势水平为零)的亚波型。本研究结果说明了石蒜绵粉蚧在2种植物上取食时产生的EPG波形与韧皮部取食型昆虫类似,但其主要取食波形为E1e波,表明石蒜绵粉蚧在多肉植物胧月上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为害风险。
-
单位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