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量对罗时江小流域农田土壤氮淋失的影响

作者:李佳琛; 侯磊; 王艳霞; 段鲟秋; 陈茂; 梁启斌*
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2, 45(02): 147-155.
DOI:10.19672/j.cnki.1003-6504.1812.21.338

摘要

为探究小流域尺度下施肥量对农田土壤氮淋失特征的影响,以洱海北部罗时江小流域的水稻田、玉米地及烤烟地的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CK)、正常施肥(T1:350 kg/hm2,以N计)和高氮施肥(T2:700 kg/hm2)3种处理,开展土柱淋溶试验。结果表明:(1)在CK、T1和T2处理下,流域农田土壤TN淋失量平均值分别为41.90、191.78和366.88 kg/hm2,NO3--N分别为4.03、45.48和70.27 kg/hm2,NH4+-N分别为6.77、10.49和14.20 kg/hm2,土壤氮淋失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2)CK处理下,玉米地和烤烟地TN淋失量高于水稻田,NH4+-N则与之相反;在施肥处理下,水稻田TN和NH4+-N淋失量高于玉米地和烤烟地,NO3--N则与之相反。(3)罗时江小流域农田氮素淋失主要形态为有机氮。CK处理下,水稻田无机态氮淋失的主要形态为NH4+-N,玉米地和烤烟地为NO3--N;而施肥处理下,农田土壤无机态氮淋失主要形态为NO3--N。(4)不同形态氮淋失量分别与施肥量、土壤NH4+-N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研究表明,施肥量的增加显著提高洱海罗时江小流域农田土壤TN、NO3--N和NH4+-N淋失量,因此合理施肥是控制该流域面源污染、保护洱海水环境的重要措施。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