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克罗齐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形式新的思维路径。"形式"不再以实然体方式显现自身,而是以一种既具有感觉性又未脱离物质内容的印象化方式,进入心灵层面,为心灵所造作和认识。借此,"形式"获取了非物态化、非目的性和有机性的存在特征,赋予了整个审美活动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这些特性使得克罗齐的形式观既区别于浪漫主义美学实践,也超越了康德和黑格尔的观点,真正开拓了具有现代性价值的形式观。然而克罗齐过于强调心灵给予形式的作用,排除了其它因素的可能,使得他的形式观显露出审美泛化的弊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厘清,有利于重新挖掘克罗齐形式观的价值内涵,为当前美学发展提供理论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