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影像学、模型分析探讨儿童及青少年髁突肋(软)骨移植后, 使用正畸功能矫治器促进牙列发育, 诱导建的治疗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选择髁突肋(软)骨移植后的儿童、青少年患者进行正畸功能矫治共9例。利用头颅侧位片观察下颌生长;通过石膏模型观察咬合关系变化。配对样本差值符合正态分布时, 使用配对t检验统计学分析;不符合时使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治疗后患者颏部及口内咬合偏斜显著改善。头影测量显示患者下颌矢状向SNB角增加4.13°±1.49°, P<0.001, ANB角减小3.51°±1.95°, P<0.001。垂直向, MP-FH角增加2.23°±1.29°, P<0.001;Y轴角增加量M(Q1, Q3)为1.30°(0.80°, 1.60°), P=0.0149。模型分析显示前牙覆盖减小(2.49±1.43) mm, P<0.001;上颌第一前磨牙/乳磨牙间宽度增加(4.97±2.13) mm, P<0.001;上颌第一恒磨牙间宽度增加(2.30±1.90) mm, P<0.001;下颌第一前磨牙/乳磨牙间宽度增加(2.60±1.25) mm, P<0.001。结论接受髁突肋(软)骨移植术的儿童、青少年, 术后正畸功能矫治可以促进患儿牙列发育, 可诱导建, 改善咬合功能。提示正畸-髁突手术联合治疗具有临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