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登革热合并血小板减少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对疾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12月—2018年7月收治的128例登革热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据其是否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状进行分组;A1组(70例):合并表现出血小板减少现象;A2组(58例):未合并表现出血小板减少现象;针对两组患者的疾病特征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对于A1组70例患者,其最高平均体温为(39.41±5.79)℃,对于A2组58例患者,其最高平均体为(38.90±5.9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8 3,P=0.626 1);A1组患者发热持续时间为(4.53±1.05)d,A2组为(2.92±0.85)d,A1组长于A2组明显(t=0.000 0,P=9.399 4);A1组NE水平、WBC水平、AST水平、PLT水平以及LDH水平同A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2 0, 5.499 7,13.886 3,17.025 5, 13.396 1, P<0.05);A1组LDH、AST以及CK升高,WBC降低同A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94 4,14.801 2,11.664 1,19.189 5, P<0.05)。结论 对于登革热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于早期较易呈现出组织器官损害以及出血的现象,对此需要给予高度重视,防止病情不断发展后最终呈现出休克综合征以及血热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