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兔耳缘交替静脉滴注胺碘酮对血管损伤和修复的影响。方法 取90只大耳白兔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只。A组在滴注完毕后立即采集标本,B组滴注完毕后72 h收集标本,C组滴注完毕后1周收集样本。再将每组进一步随机分为6个亚组,即1 h组、2 h组、3 h组、4 h组、5 h组、6 h组,每组5只,并分别每1 h、2 h、3 h、4 h、5 h、6 h更换到另一侧耳缘静脉通道给药。肉眼观察兔耳缘静脉炎程度;ELISA检测C反应蛋白(CRP)浓度;HE染色检测炎症程度;TUNEL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A组中1~4 h组大耳白兔耳缘静脉均无明显肉眼可见的变化,5 h组1只大耳白兔输液部位红肿,6 h组1只大耳白兔出现血管轻微条索样改变。A组中1 h、2 h、3 h组CRP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h、5 h、6 h组CRP浓度逐渐增加(P<0.05)。HE染色和TUNEL染色结果显示,A组4 h内血管炎症损伤程度最小,4 h开始炎症损伤逐渐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也明显增加;B组经72 h修复后血管炎症程度和细胞凋亡改善;C组经1周修复后血管炎症程度和细胞凋亡进一步改善。结论 交替静脉滴注胺碘酮在4 h内对静脉损伤的影响最小,兔耳缘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程度最轻,因此推荐最佳交替时间为4 h内。

  • 单位
    武汉市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