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煤烟病发生动态及防治药剂筛选

作者:苏桂花; 欧善生*; 覃连红; 崔忠吉; 陈宇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2021, 34(07): 1465-1471.
DOI:10.16213/j.cnki.scjas.2021.7.015

摘要

【目的】探究火龙果煤烟病发生动态并筛选防治药剂,为制定火龙果煤烟病有效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五点取样法,随机抽样调查2018-2019年火龙果植株不同发育时期嫩梢、花蕾、花萼及果实等部位的煤烟病发生情况,计算相应的病情指数,记录温、湿度数据,绘制植株各部位煤烟病发生动态曲线图;在发病较重的火龙果种植园开展5种药剂防治试验,筛选适宜防治火龙果煤烟病的药剂。【结果】火龙果嫩梢煤烟病病情高峰期发生于每年的4月下旬;花蕾煤烟病病情高峰期发生在每年的4月中旬、7月中旬和9月下旬;花萼煤烟病病情高峰期发生在每年的7月下旬、8月中旬和9月下旬;幼果煤烟病病情高峰期发生在每年的5月中旬、7月下旬和9月下旬;膨大期果实煤烟病病情高峰期发生在每年的5月中旬、8月中旬和10月中旬;成熟期果实煤烟病病情高峰期发生在每年的7月下旬、9月中旬和10月中旬。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0%嘧霉胺悬浮剂750倍液、500.0 g/L异菌脲悬浮剂750倍液、440.0 g/L甲霜灵·百菌清悬浮剂75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45%代森铵水剂750倍液对火龙果煤烟病的防治效果均在70.00%以上。【结论】在广西崇左市和南宁市,每年4-10月各月的上旬是防治火龙果煤烟病的适宜时期,40%嘧霉胺悬浮剂750倍液、500.0 g/L异菌脲悬浮剂750倍液、440.0 g/L甲霜灵·百菌清悬浮剂750倍液对火龙果煤烟病的防效均在70.00%以上,可推荐在生产上交替使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