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中国婴儿神经轴索营养不良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为在国内开展此病的准确分子诊断提供科学依据,为将来给患者家庭提供准确的遗传咨询及产前检查打基础.方法 2003-2007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按照Aicardi和Castelein提出的临床诊断标准收集病例.对收集到的病例,进行(1)临床特点分析:包括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特点;(2)PLA2G6基因突变分析:对临床诊断婴儿神经轴索营养不良的患儿进行PIA2G6基因直接测序,阳性发现者进行酶切验证,并进一步对患儿父母进行检测.如发现的突变是未见报道的新突变,则对50例正常人DNA进行该突变的检测.结果 共收集该病例3例.临床特点:7个月至2岁起病,进行性智力、运动倒退,无惊厥发作;3倒均双侧锥体束征(+);头颅MRI均提示明显小脑萎缩,2例系列MRI复查提示脑萎缩呈进行性;所有病例肌电图均提示神经源性改变;2例行活检者(皮肤、腓肠神经或肌肉)可见巨大神经轴索.遗传学分析:3例患者中共发现PLA2G6基因的5种突变,其中4种为国外未报道过的新突变,均位于高度保守区,50例正常对照中均未发现上述突变.5种突变分别为:c.1A>G(起始密码异常);c.109C>T(R37X),无义突变;c.1111G> A(V371M);c.1117G>A(G373R);c.1633A>C(K545E).患者均为复合杂舍突变,除1例无父母标本外,2例患者的突变均分别来自其父母双方之一.结论 本研究在国内首次通过遗传学方法确诊了婴儿神经轴索营养不良,并且发现了4种国际上未见报道的新突变.上述PLA2G6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明显扩展了该基因的突变谱(目前国外共报道突变仅40余种).基因突变检测较肌肉活检具有创伤小、准确性高的特点,因此有望将来以检测PLA2G6基因突变代替神经肌肉活检确诊婴儿神经轴索营养不良,并可以为患儿家庭提供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
单位神经内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