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淋巴脂肪抽吸减容术治疗下肢原发性淋巴水肿的疗效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下肢原发性淋巴水肿患者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36.0±16.3)岁。应用淋巴脂肪抽吸减容术对患肢进行治疗,记录手术出血量、脂肪量、手术时间、手术前后患肢体积变化以及患者主观评价。将所得数据分别以患者性别、是否存在丹毒史及不同病变分期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在淋巴脂肪抽吸减容术中,脂肪吸出量900~3 900 ml,出血量160~1 100 ml。(1)患肢术前、术毕及术后3个月的体积差百分比分别为(31.4±16.4)%、(6.6±10.0)%、(12.2±10.7)%,术毕、术后3个月均比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50、P=0.000,t=5.365、P=0.000),术后3个月比术毕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8,P=0.041)。(2)不同性别间比较,术中抽出脂肪量及抽脂速度女性高于男性,术中出血量、术前体积差百分比、术毕体积差百分比、术后3个月体积差百分比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丹毒组与非丹毒组间比较,术中出血量丹毒组高于非丹毒组,术中抽出脂肪量及抽脂速度丹毒组均低于非丹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Ⅱ期组与Ⅲ期组比较,术中抽出脂肪量及抽脂速度Ⅱ期组高于Ⅲ期组,而术中出血量、术前体积差百分比、术毕体积差百分比、术后3个月体积差百分比Ⅱ期组均低于Ⅲ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3个月患者主观感觉患肢沉重、疲乏感较术前减轻,触痛及紧绷感觉较术前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淋巴脂肪抽吸减容术对下肢原发性淋巴水肿的肢体减容治疗具有一定效果,但需早期结合其他改善淋巴回流的治疗方法。患者的性别、疾病分期及是否反复丹毒病史是手术操作难度和预后的影响因素。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