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于“性”字的起源,大多认为其是由“生”字孳生而来的。郭店楚简等出土文献中“性”皆写作“眚”的情况增加了对此问题认识的困难。通过对甲骨文、金文中“生”字的分析,可知其并未包含“性”方面的含义。结合《诗》《书》等相关记载,可知至少在西周初年就已经形成了“性”的观念。通过与“德”字的比照来看,“性”字的产生与“性”观念的形成应该几乎是同时的,也就是说,在西周初年就已经产生从心从生的“性”字。这同时说明郭店楚简等出土文献中“性”字写作“眚”字的情况在当时是不具有普遍性的,我们不能完全根据现在发现的出土文献来否定传世文献的相关记载。这样看来,考察“性”观念的产生不仅要结合古文字的演变规律,而且要考虑到思想方面的相关因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性”观念的发生有一真正的认识。
-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