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石漠化地区人工混交林空间结构研究

作者:邱丽琼; 朱宁华*; 周光益; 许晓东; 刘立玲; 杨晓伟
来源:湖南林业科技, 2021, 48(05): 47-57.
DOI:10.3969/j.issn.1003-5710.2021.05.009

摘要

本文以武陵山石漠化综合治理国家长期科研基地3.5 hm2人工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指标评价了林分的稳定性以及石漠化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区域人工混交林群落物种组成丰富,林分组成以樟科、杉科为代表的优势树种占主体地位;林分胸径分布范围较宽,以幼苗、幼树、中龄树居多;林木个体分布格局不尽相同,大部分为团状分布,林分混交度较好,隔离程度高;石漠化程度与大小比数、竞争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开敞度呈显著负相关,与胸径、树高呈极显著负相关;香樟、构树、喜树等生长指标较好,空间结构合理,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可优先考虑栽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