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皮祖细胞靶向归巢的双模态成像活体示踪研究

作者:陈龙; 董兵; 刘晓玲; 何江; 余冰波; 罗丽芳; 夏文豪
来源: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21, 11(06): 351-357.
DOI:10.3877/cma.j.issn.2095-1221.2021.06.005

摘要

目的整合磁共振成像和光学成像的优势,采用双模态成像活体动态观察内皮祖细胞 (EPCs)移植后靶向归巢到血管内皮损伤局部的生物学过程。方法利用化学法合成负载磁共振显影剂SPIO和近红外染料Cy7.5的PEG-PEI纳米载体建立裸大鼠颈动脉内膜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空载体对照组 (PEG-PEI组)和实验组 (PEG-PEI-SPIO组),体外分别通过动态光散射实验检测其纳米粒子的粒径、电位,CCK-8实验和Annexin V流式实验检测其细胞毒性;体内借助磁共振成像和活体荧光成像动态观察大鼠EPCs尾静脉移植后靶向归巢到血管内皮损伤局部的过程,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动态光散射实验表明:当N/P=12时,PEG-PEI-SPIO纳米粒子与质粒复合后的粒径为 (129.61±1.05)nm,表面电位为2.41 mV;电镜检测结果发现:复合后的纳米粒子呈现形态一致的圆形,SPIO位于复合体系中心,复合体系的粒径在 (130.06±1.21)nm;CCK-8实验和Annexin V流式实验表明:当N/P=12时,PEG-PEI组与PEG-PEI-SPIO组纳米载体的增殖毒性和凋亡毒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普鲁士蓝染色显示:PEG-PEI-SPIO纳米粒子可被EPCs吞至细胞质中。活体荧光显像结果显示:Cy7.5标记的EPCs能够在移植后2 d内归巢到血管内皮损伤处 (高荧光信号强度);磁共振显像结果显示:SPIO标记的EPCs移植后2 d内到达损伤部位血管内皮下(MRI T2强度下降)。结论纳米载体PEG-PEI-SPIO具有很好的质粒复合功能、稳定的形态学特征、低细胞毒性以及良好的活体可视化功能,可有效整合磁共振成像和光学成像在空间分辨率、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定量分析等各方面的优势,活体示踪EPCs在体移植后的靶向归巢过程,对活体评价干细胞移植疗效,优化移植策略提供客观指标和理论指导。

全文